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城镇化不仅要找到钱更要用好钱

2013年03月12日 10:02     小编:     |0     点击:1641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找到钱”“用好钱”: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测算,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将增加2亿-3亿城市人口,所需的配套资金将达到40万亿元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有三大点:一是资金需求量大,二是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三是投资项目部分甚至全部体现为社会效益而非直接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多元化金融服务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力量,在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先要通过创新加大信贷支持。”朱玉辰说,对具有公益性质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学城、医院等的建设,要创新信贷管理制度,探索收费权质押管理等办法,寻求有效的信贷投入方式;探索土地流转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方式,创新并完善包括土地抵押在内的新型信贷政策;制定城镇化金融专项业务经营风险偏好,设定风险容忍度,加大城镇化金融的信贷支持。

  其次,融资方式过于单一是制约新型城镇化的一大瓶颈。2012年底,地方政府债务的74.9%来自于银行贷款。朱玉辰建议,商业银行要通过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城镇化产业基金托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探索以信托理财和设立资金池的方式,吸引保险资金、养老基金、PE基金、海外资金等参与城镇化建设;通过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盘活银行中长期资产,为大型项目提供更多的融通资金;通过打通股权和债权等金融市场,以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支持城镇化过程中的基本建设资金需求。

  谨防金融风险: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我国经济增长往往依赖投资的拉动,现在结合城镇化这一课题,城镇化的资金从哪里来需要高度重视。地方在筹集资金时常常会用到债务平台,假定投资出现了产能过剩,增长没有效率,以后地方还债的压力增大了。他认为,中国大的风险仍然是金融,金融风险可能出现在与城镇化相关的领域。“这个是我们要预防的一个风险,城镇化不要走过去的老路,一谈到城镇化,全国一窝蜂而起,大量花钱,这些都会促成金融方面危机的发生,一个银行倒闭了引发一连串的倒闭,一家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资金链断了,相互欠债了。”

  针对上述担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如果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会成为贫民,将导致贫富差拉大。“要不断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利用国家的后发优势,提升企业的竞力。如果竞力提升了,业机会多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贫民的问题,也不会出现过度城市化问题。”
        离不开金融支持:天津这几年在城镇化方面做得很有色。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认为,城镇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着妙棋、全盘皆活”的重要意义,但不能一哄而起,不能是让农民“上楼”,而要有科学规划和产业支撑。

  谈到金融支持城镇化的话题,黄兴国深有感慨,他对记者说,没有金融支持,

搞不了城镇化。例如天津华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几十亿元的资金,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小城镇建设给予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终项目贷款如期归还,银行也得到了收益。

  黄兴国认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与配合。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经济的“造血体”,建立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补齐农村金融短板,已成为促进城乡产业互融和要素流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环节。
     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功能拓展的关系。城镇化建设,不要拓宽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而且要注意拓展和增强城市功能。为此,应把新老城区的科学规划和改造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速老城区社区改造和建设,优化新城区建设布局。坚持社区建设和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小区开发同步的理念,加快社区布局调整、建设与服务范围的科学划分,强化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功能,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集镇建设的关系。农村集镇作为农民的聚居地、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纽带,更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持续拉动内需的潜在大市场。因此,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应忽视农村集镇建设,而应合理规划和建设农村集镇,以便充分发挥县城的辐射作用,不断拉大城镇经济圈。

  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减少农民,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市民,这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些地方由于大量的人外出打工而引发了“空心村”现象。在过去10年里,我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江西省某县11个自然村驻留人口总共不到80人,每个自然村平均不到8人。农村的一些地方,或者是粗放式的种地,或者干脆弃地不种。这显然是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活三产业”的思路,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增加公共资金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谋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