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增长下降,顾客消费意愿下降,商家减少开店计划。早在2012年下半年,万达集团健林提出过商业地产将面临的行业性问题。然而,从2011年开始热起来的商业地产,在2013年温度不降反升。
日前,中发集团下属的永泰地产也宣布大举进军商业地产,这家北京的公司准备在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省会城市复制“永泰城”。其具体规划是,未来5年,永泰地产要建造5座酒店、3个城市综合体,年销售额将达到50亿元。
永泰地产旗下正在建造的综合体项目有3个,分别位于哈尔滨、呼和浩及银川,投资额度分别为70亿元、90亿元和100亿元,总投资额接近300亿元。其中,将于6月开盘的呼和浩项目总体量高达140万平方米,大的银川永泰城总建筑面积更是高达23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永泰地产官方公布的年销售额为20余亿元,总资产规模约为90亿元,而据了解到,上述永泰正在建设的三个项目,在土地上的支出高达50亿元。投入如此之大,招商及经营如何展开?在回答本报记者这个问题时,永泰地产副总经理李礼的回答是:“确实有压力,但是有信心。”
而中发集团总裁、永泰地产总经理戴迪表示,永泰地产母公司中发集团将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中发集团有地产、金融、医药三块业务,总资产约为300亿元。
根据永泰地产副总杨俊的说法,其对选址的要求是,这一城市要能够辐射500公里以外的区域,且房地产销售较为活跃。他说,这些项目都位于省会城市核心地段,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契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
李礼说,永泰地产在区域上意避开热点城市外,在商业上走的是主题路线,而这一战略的确定,用了四年的时间,他还说,这一“差异化”定位的过程十分艰辛。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致力于开发运营家居建材购物的红星美凯龙近也开始大规模开发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上海红星美凯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红星美凯龙”)副总裁贾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该公司已在北京、天津、重庆、昆明、福州等17个城市,进行22个综合体项目开发,分别是以“红星国际广场”命名的城市综合体和以“爱琴海”命名的购物。
按照贾涛介绍的计划,红星美凯龙将在京津塘、长三角、西南、东北这四大战略区域,进行“红星国际广场”和“爱琴海”布局,力2020年达到100个“爱琴海”项目。
红星美凯龙执行总裁张华容称,红星美凯龙商业地产在资金上“有足够的准备”,而商业地产未来的资金募集方式不排除票据等形式。她强调,该公司一半左右项目是与当地开发商合作,这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土地上的成本。
这一轮起始于2011年的“商业地产热”,发展至今,已是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在住宅限购政策日益加码的背景下,商业地产似乎成为了政策的“避风港”。
然而,“避风港”并非风平浪静,更不等同于赚钱。兰德咨询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上市房企的商业地产持有性物业租金收入,一般占其年度营业总收入的3%~5%,高的达到7%。而相对于持有性物业资产,租金收入占1.5%左右,而经营利润则大都为负,别是开业不久、正处于培育期的商业,八成以上亏损。
张江说,品牌商选址“不是求名是求利”,要么跟相关的在一起,要么选择销量好的铺面。他说,目前整个消费市场不如前两年,品牌商扩店动力不足,但许多省市的商业综合体却越来越多,随着供应增大、竞加剧,品牌商挑选的余地大了,有时同样的地段可以拿到更优惠的价格,同样的价格,有时则可以拿到更好的位置。
这种“甲方”的角色转变,虽然让张江感到欣慰,但他也认为,商业地产供应剧增,反而对公司经营提出了挑战。
“一下子能火的场子越来越少,消费不景气,加上一下子多了太多商场,人流被分流了,而大家都知道,原本电商也分走了一部分客流。”张江说,“现在这么多场子可以选择,我们却没有这么多精力进入那么多场子,关键是老场子还好说,人流看得到,品牌能做多少销量也看得到,但新场还是有风险的。”
张江说,“新场”多了,价格往往可以压得很低,但人气往往不可预见,这类似于赌博,“压准了的话能有高收益,压不准的可能性也很大。”
“很多商家都有很大的规划,但作为品牌商,我们觉得现在二三线城市好的地段拿地成本高,人才很难到位,新的商业要实现人流量和销售很不容易。”张江说。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近算了一笔账:201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好的恒隆地产在内地的物业租赁总资产是668.14亿港元,去掉成本和税金,每年有20亿港元左右净利润,年收益率是3%。众所周知,恒隆地产是老牌商业地产商,也是租金回报率高的企业之一。恒隆地产尚且如此,新涉足商业地产的众多开发商恐怕持平都难。
据此,宋延庆认为,商业地产泡沫不容忽视,未来,中小体量项目将难以存活,而在一些城市将体量做大、做差异化,形成规模后,或许能有胜算。尽管如此,他仍然强调:“变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