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源荆州造城深度解读之三
沿着江津路一路向东,在与东方大道交汇处,巨幅的广告墙竖立在道路沿线,远眺可见近百座塔吊林立其间,场面十分壮观。
这是今年以来,金源世纪城项目开工建设后的场景,仿佛在一夜之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从天而降”,将把这片“城郊”之地演变为未来新城。
世纪金源集团在荆州造城,选取了城市东部家港路以东至东方大道以西这一片广阔的地块。从这一选址,可以看出金源集团造城的独眼光和不凡气度。从这一项目的规模和内容,也可看出金源在荆州造城有别于其他楼盘的独路径:其一,有这里达4000余亩的地块,才能容纳金源造城的规模,才能摆布下金源世纪城的诸多大手笔业态、建筑、景色,也是金源所说的“无规模,不造城”;其二,金源世纪城直接对接荆州经济开发区,解决开发区没有商务区的缺憾,汇集居住资源、商业资源、商务资源、景观生态资源于一体,借开发区“东进”之风,将商务新区打造为城市发展新引擎,也是“无资源,不造城”;其三,200亿投资,600万方城中之城,其中的购物、步行街、千亩湖泊……任何一项,都足以成一个荆州现有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而金源世纪城,将以上种种囊括其中,其引力已远超多个城市综合体的简单组合,而成为有的造城引力,这也是“无引力,不造城”。
从金源造城的独路径,我们也看到了荆州大城崛起的气魄和灿烂未来。
金源造城 开启产业工人新生活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是郊区。”美的冰箱工业园职工李亚松,曾经如此形容这个片区与城市的“格格不入”。
每天清晨,当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李亚松已早早起床去赶公司班车。从位于城西的家到他所职的企业,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工作多年来天天如此。
如今,当班车行至荆沙铁路线附近时,窗外的风景有了变化:有道路新建成了,远处有道路拓宽了,金源世纪城项目开工建设,一座座高楼迅速“长高”。里面有新的住宅小区、购物、学校……望着这片土地,他充满希冀。
李亚松的期盼也是荆州开发区企业员工的共同心声。“到企业后,我们都‘驻守’在那里,吃饭是在公司食堂,午休也在企业,生活‘两点一线’。”“没有配套的生活小区,没有文化娱乐场所、购物,没有学校、医院,我们工作生活不方便”。“引进了高端人才,却因为各类生活设施的缺失,难留人才”。“每次去银行办理业务,我们不得不驱车少半个小时赶往城区”……
穿梭在荆州开发区的各个企业,总能听到企业员工或负责人倾诉这样的隐痛。荆州开发区内缺少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已成为荆州难留企业、企业难留员工的硬伤。衡量一个开发区是否成熟,除了看产业的聚集度、交通设施配套以外,商业生活配套也成为重要的指标因素。
如今,在金源世纪城的售楼,前来置业购房的人群中,园区的职工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员工对于在园区拥有完善生活配套的渴求。
26岁的曹亮和妻子是公安人,都在沙市钢管厂工作。用曹亮的话说,在企业工作了8年,在宿舍住了4年,租房住了4年。“大部分时间,我们的活动范围在厂区附近,去市区坐公交车要一个小时,还不算等车的时间。”曹亮介绍,他们小两口常常一个月才“出去”一次,基本日常生活之外,没有什么娱乐消费。
所以,得知金源世纪城将要开盘,曹亮带着妻子来到这里,没有多考虑便交了购房订金,决定在这里安家。曹亮说,将来从家到上班的企业,步行需十能到达,将来在家门口有商业街、电影院。重要的是能够把在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过来,让老人安心养老,让孩子能够在家附近近入学。
曹亮的生活经历,正是荆州开发区园区内许多年轻职工的缩影,他们期待着城市的发展,为其生活带来新的改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填补空白 为建设成熟工业园区助力
如果荆州是湖北之“腰”,那么拥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块金字招牌的荆州开发区,是名副其实的荆州发展之“腰”。手握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荆州开发区招商引资、聚集资本,成为荆州经济发展的重要一。
但在荆州开发区,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配套齐全的城市级副,为企业和产业工人服务。这也是荆州开发区、园区企业和员工的隐痛,更是荆州招商引资的一大短板。
别是近年来,荆州开发区在各级政策惠顾下,产业发展迅猛,企业及产业工人对于成熟、便捷、现代化的商务服务的渴求也更为迫切。
“用‘工业孤岛’来形容我们开发区一点也不为过。”荆州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来,虽然荆州开发区在市区,但是有工厂,其它生活商业配套的缺失,让园区内始终缺少“人气”和活力。
放眼全国,“产城融合”的新型概念,使得过去的单一功能工业区,不断演变成宜居宜业的新城,而且由于建设观念新、标准高,其居住生活品质远远超过旧城区。如天津的滨海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深圳盐田、大连开发区等,莫不如此。
因此,在荆州开发区大手笔规划商务新区,希望为荆州的产业发展服务,成为我市城市规划和布局的一个重点。市委书记李新华要求:“高起点规划荆州开发区的城区,真正打造荆州开发区核心商务区,确保荆州开发区的商务区不断向周边辐射。”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秦军说,“我们将依托范家渊生态公园,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打造荆州全面、高质量的商业服务。”
蓝图绘制,荆州开发区大力引进市场主体,金源世纪城项目的到来,正是承载了此项使命,顺应了荆州开发区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项目建设,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
去年底,据荆州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当时,在园区规模企业中,用工缺口达8500人,从何处招工、如何将工人留在本地一度成为整个荆州开发区大的难题。荆州作为劳动力资源大市,如何增加本地业的吸引力成为了解决难题的突破口。
而金源世纪城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5万人,可凭借其地缘优势和成熟配套,吸引更多人本地人在此安家、近业,将有利于稳定荆州开发区企业员工,缓解招工难题。
在荆沙铁路下河线一段,荆州机械电子工业学校与商务新区一路相隔,平坦的马路上不时有车辆驶过。这条新扩修的长1公里、红线宽40米的家港路北段,已于2011年10月通车。也正是从这条路起,以金源世纪城为核心的商务新区开启了建设大幕。
两年来,在该片区,北京东路延伸线建成,与荆沙大道、江津东路、家港路形成片区路网,范家渊公园进行整体整治,片区内完成农户搬迁近百户……金源世纪城项目建设带动了片区发展的整体提速。
也是在这“一破一立”之间,荆州开发区的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的“华丽转身”,通过“硬环境”的建设,实现了“软环境”的提升,以此增加荆州招商引资的砝码。
也正是金源世纪城项目的到来,以“造城”理念坐落于此,汇集居住资源、商业资源、商务资源、景观生态资源于一体,将商务新区打造为城市发展新引擎。
城东新商圈 让市民享受便捷服务
百年商埠沙市,其北京路商圈历经历史沧桑仍繁华依旧。
自改革开放以来,沙市的商业逐步向北京路集中,随着时代变迁,逐步演变为现在的美佳华、安良百货、中商百货、中央大道等为主的北京路商圈。
几十年过去,时间不断演变,北京路上的商业氛围日渐浓厚。但毕竟受原有的规划所限,大部分商场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翻新、重建,因为地域受限没有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在北京路上吃饭要等位、停车要排队,开车尽量不走北京路的现象也逐步形成。以北京路和荆中路为代表的老城区商圈不能继续承载城市发展前进的步伐。
如同武汉光谷商圈的异军突起,适应了武汉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样,荆州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急需拓展新的商圈。通过新的商圈,来分流北京路商圈的人流。同时,在商业服务上提档升级,建设高端大型商场,引进大品牌,以更完善的城市综合体让市民享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此外,我们还需要代表荆州城市发展新水平的新商圈,形成荆州色和荆楚品牌的商业模式,成为荆州新“地标”。
金源造城,正与商务新区的城市定位相吻合。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集中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瞄准商务新区的定位,金源世纪城项目顺势而为,推出了高规格的7大地标:品质住宅、荆楚商业、五星级大酒店、5A写字楼集群、高端SOHO公寓、湖景地标、教育地标等,其高端定位彰显着荆州城市发展的水平,荆楚文化街、范家渊公园位列其中,更代表了荆州的文化色。
同时,金源世纪城的建成将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商业服务,避免老城区和老城市规划落后的弊端,改变荆州人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新等级,形成更便捷,更宜居的城市生活圈。
位于荆州开发区内的金源世纪城,靠近企业园区,也为配套的商务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和形成浓厚氛围。
金源世纪城与荆州的产业发展同步,与荆州前进的步伐同步,以功能升级、配套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态势,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更现代化的商务服务。城市新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让荆州持续“向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