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地方债企业债“双剑合璧” 保障房融资“逢甘霖”

2011年06月22日 16:10     小编: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0     点击:1643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地方债券、企业债券两大融资渠道,将使保障房建设资金捉襟见肘的现状得以缓解。

  昨日,有媒体称,财政部新发布的发债计划显示,今年仍将发行2000亿元地方债,所募集的资金将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除了地方债,国家发改委也下发相关通知到地方政府,允许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企业债券来筹措资金。

  资金喊渴

  根据住建部信息,今年拟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预计共需投入资金约1.3万亿元。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筹资5000亿元,其余约8000亿元由社会机构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筹集。但今年空前的建设任务量使得各地保障房资金需求量集中、筹资难度较大。

  “目前保障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渠道,国家利用债券融资对保障住房建设有积作用。”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有商业银行曾经表示,地方政府都在软硬兼施,号召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保障房建设,以弥补资金缺口,但是出于对风险和收益的双重考虑,商业银行始终不愿意伸手援助。现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地方债券、企业债券两大融资渠道,将为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的突破找到途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企业债目前是解决保障房资金难题的惟一出路,但是其收益很难保证,因为它有风险,买证券的人或机构可能不愿意以较低利息去买。

  “解决保障房资金难题,企业债和地方债双剑合璧较难,地方债以政府信用做担保,信用级别比较高,次于国债。然而企业债信誉度应该比地方债要低一点,它能不能卖出去,能卖出去多少,现在不得而知。”杨红旭说。

  多方破解

  据悉,保障房建设的两大重要资金来源是土地出让收益和公积金。

  然而,在楼市调控政策重压下,今年各地土地市场普遍比较冷清,部分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降低。据公开数据显示,1-5月,全国128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比去年同期下滑5%,其中住宅用地下滑14%。有专家指出,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将直接减少划拨至保障房的资金。

  而在公积金方面,日前也传出调查摸底消息。有媒体透露,由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委相关人士组成的检查小组,日前正在武汉、运城、宁波、儋州、兰州、洛阳等城市对利用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核查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的落实力度和安全性以及督促下半年保障房建设。不过,业内一直对利用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存在较大议。

  “保障房建设的主要难处在于资金问题,其次是土地问题。”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由于今年各地都对保障房建设作了较为充足的土地储备,土地问题得以缓解,目前资金缺乏是保障房建设难啃的那块骨头。 

  根据住建部网站信息,截至5月底,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实际开工率为34%,其中,超过70%城市的开工率不足30%。年近过半,住建部关于截至11月底各地方必须确保规定的保障房项目任务全部开工的要求不知能否完成,但融资渠道的拓宽无疑给地方政府增强信心。

  “北京的保障房项目能于9月底按时开工。”毛大庆说。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