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荆州120 用心呵护为生命护航

2013年03月16日 09:20     小编:     |0     点击:1674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3月12日晚7时13分,荆州120指挥接到求救电话:“我是公安县埠河镇的农民,一台卧铺车刚刚冲下长江大桥,现场死伤情况不清楚,估计很多”。
       当班接线员简单问清事故地点等要素之后,预计长途卧铺车人数不少,当即调度市一医急救站和市医院急救站3台救护车赶往江南事发地点。
       接着将紧急情况快报直达120领导,120急救意识到事关重大,立马启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并很快上报市卫生局和市政府应急办。
       指挥小组很快成立,值班人员依旧值班,休息人员很快离家到岗,做好大本营的工作部署后,120急救主任谭祥虎、副主任刘文峰等赶往事故现场,去做现场调度。在途中,他们和市卫生局局长张大平、副局长徐莉汇合了。
       约7点50分,他们得到趟赶到现场的急救车的电话,决定立即增援,这样又有公安县人民医院4台、公安中医院2台、荆州医院1台、一医2台、二医2台、三医1台救护车被调往埠河。
       蓝光闪烁,鸣笛牵心,一场生命保卫战早已有序展开。
       车过长江大桥时,趟3台救护车已经拉着伤员向市区返回,在卧铺车撞击大桥护栏的豁口处,车上的人员不约而同往车外、桥下张望,夜幕、灯光,桥下影影绰绰的吊车、树木、施救人员、围观群众,大喊声时小时大随风飘来,他们心里一沉,恨不得直接跳下桥降临事故处理现场。
       120急救主任谭祥虎一生将忘不了这震撼得让人落泪的一幕:大型卧铺车塌成了瘪“面包”;10多具遇难者尸体陆续被抬出来,覆盖床单,一字排开;搜救正在继续,搜救犬寻人,医护人员查验生命迹象,冰冷,冰冷!要发现微弱的生命体征也会兴奋不已;12台救护车全到齐了,在江滩开阔地一字排开,闪着蓝灯,急救护士每人打开急救箱、氧气袋,严阵以待。
       来自市一医急救站的护士刘静已经超过了退休的年龄,她也参加了这场战斗。她没有男士壮实的身材,照样钻进变形的客车残骸下抬伤员、扶伤员。刘文峰说,她忘了自己的腰椎前不久刚动过手术。
       市卫生局局长张大平等现场指挥医疗救援,市政府应急办牵头组织消防勤、交警、安监等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联动协同,不久,市委书记李新华来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方军来了,副市长马秋平、徐朝平、守卫等来了,李新华对救援人员的表现非常满意——大家好样的,你们辛苦了!到10时30分左右,现场搜救任务基本结束,伤员被分流到几家医院。
       在市一医,市领导开了个简短的现场会,要求不惜一切,集中医疗资源全力抢救;指示各医院派遣好的专家,对伤员实施”一人一组一案“;在伤员病情稳定后,给予人文关怀。
       3月13日,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荆州市长李建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对事故的发生感到心情沉痛,但事故的抢救非常及时。
       头顶责任的甘苦, 有责任,有预案,有演习,荆州120急救近年来都能打胜仗,赛过时间,赢得死神。
       据介绍,荆州市急救始建于2004年5月,设立了“120”急救专线,统一受理调度指挥市区内进院前日常急救任务,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的途中监护治疗。必要时急救(120)与公安(110)、消防(119)等应急系统联合行动。
 目前,市区共有市医院、市一医、市二医、市三医、市一医慈济分院、市中医院六个急救站,医生、护士、司机共150人,救护车15台。每一急救站覆盖半径为8公里,覆盖率。平均反应时间不超过10。以每5万人一台救护车的标准,目前城区救护车基本达标,当如果以3万人一台救护车,缺近三分之一。
       市急救所有呼救电话均全程录音,采用GSP卫星系统定位,使近的医疗急救站能以快速度赶到现场实施救治。坚持“全心全意为急救需求者服务”的宗旨,保持“敏捷、准确、团结、敬业”的精神,按照“近急、病人自愿、专科优先”的工作原则,秉承“关爱、务实、时间是生命”的服务理念,树立”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20“公益品牌,服务患者,惠及民生。
       要有事故有120,无论是2008年雪灾,还是2009年“10.24”,还是2010年5月的烟霾——汉宜高速公路荆州段百车连环撞,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死神的克星,是人民的福星。 汶川大地震赈灾抢救中,荆州120也挺身而出,他们抽调10辆救护车(荆州城区剩4台救护车了)、20名急救工作者,与武汉、襄樊、宜昌等地区工作人员组成“湖北省抗震救灾队”。他们众志成城战天斗地抗击冰雪,他们义无反顾赶赴地震灾区。荆州120荣获“2008荆州好人群体”殊荣。
       翻开荆州120的日志,回到2011年5月26日13时15分,他们接到报警,在沪渝高速公路古城出口处发生连环车祸,绵延4公里的车祸现场,100多辆车先后发生碰撞,60多人受伤。120指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全市急救资源赶赴现场救治伤员。120指挥调度车次14次,接回伤者62人,61名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其中41人重伤,1人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烟霜笼罩荆州城。汉宜高速1095—1099公里路段,接连发生20多起大小事故,100多辆汽车发生碰撞,多人受伤,1人当场死亡,高速公路一度受阻。
       120荆医急救站001号车是个抵达现场的救护车,医生冯江黎成为急救现场指挥官。救护车抵达现场时已经开始堵车,医护人员无奈之下跑步前进来到车祸现场,7名伤者有5个重伤,其中的3名司机还被卡在变形的驾驶室,消防官兵正全力施救。冯医生立刻将现场情况向120指挥汇报,指挥迅速确认其为临时现场指挥官。他马上对现有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在消防官兵协助下,对危急生命的伤员进行抢救,对其他伤员初步处理并安抚情绪。随后,002号车、104号车也来到现场,冯医生严格按照检伤原则实行伤员分流,7名伤者都送往医院救治。
        冯医生的事情并没有随着之前的7名伤者得到救治而结束,他必须继续在现场检伤分类、紧急现场急救、安抚伤员情绪和汇报协调。在整个抢救过程中,他共紧急处理10多名伤者,分流20余名伤员。
        后来堵塞车辆不断增加。根据现场情况,120指挥陆续派出101号车、103号车、201号车、202号车、301号车、302号车增援。但这时救护车上不来,下不去。“时间是生命”,120指挥及时作出判断,命令一部分救护车改道换向,一部分救护车高速路口待命,医护人员跑步前进。群众协助大接力,各急救站也迅速开通了绿色生命通道。近年来,市民对120的求助逐年大增。2012年,市急救共出动15200多车次,参加3人以上伤亡大事故的抢救100多起。每天平均急救达40多人次。其中交通事故等外伤病人占急救人次的四成以上,心脑血管疾病占35%左右,其余为呼吸疾病、中毒、肿瘤等病症。
        市民急救意识和需求大增,荆州急救资源规模也已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加上网络运行8年现已老化,软件亟待升级。在困难面前,荆州120牢记救死扶伤的责任,从普及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入手,加强急救培训、管理和大型演习,做了不少实事。他们满编15人,常常不够用,人人24小时备勤,人人具备调度急救经验,不时会中断吃饭,跳上车出发,其中的责任与奉献可圈可点。
        生命通道的期盼,他们希望救护车能享受过桥、通行减免——3.12大事故中,救护车过大桥也要收费,更是耽误了宝贵时间!
        他们希望不要对120急救视为商业用电,作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为何不能以居民用电收取电费,目前每度电0.92元,比居民用电贵4毛多,他们的120通信平台24小时运行,加上设备老化,电耗很大,每年电费、网络开支达20多万元,而一年加上人员工资总拨款为55万元。
        他们希望市民不要打120骚扰电话,为生命留门,为生命让路吧!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