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有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河洛之根,文明之源”的盛誉可谓名至实归。而以洛阳为的河洛文化更被誉为中国古代黄河文明的摇篮和重要发祥地;“士向诗书,民习礼仪,务本立业,有周召遗风”,民俗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之源更是不之定论,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单元:洛阳匾额
匾额作为一种集书法、文学、雕刻艺术和装饰美学于一体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褒扬性和彰显性,是研究古代官爵制度、地域沿革、人物事件、风物民俗、书法雕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展厅内,有来自洛阳民俗博物馆的专家,据洛阳民俗博物馆副馆长田国杰介绍,洛阳匾额博物馆是全国座匾额专题博物馆。该馆现收藏有明代天顺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各类匾额2100余块,数量居全国博物馆同类藏品位。“一块匾额的构成大致可分为匾文、款识、年代、释意。这些匾额作为当时民间信仰、人情酬谢、尊老祝寿等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民风民俗和社会场景。”田国杰说。
本次展览精选各类匾额16块,让荆州市民一睹洛阳匾额的风采,领略洛阳匾额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单元:洛阳刺绣
说起刺绣,人们会自然联想到享誉世界的“楚绣”。通过楚绣,我们能感受楚人的高雅审美情趣和奔放不羁的热情,直面楚人的狂放与豪迈。
荆州博物馆副馆长刘德银介绍,“楚绣”是荆楚大地的文化瑰宝,从纯粹技术角度来看,楚国的丝绸织造、刺绣的技艺代表了中国丝织、刺绣工艺在先秦时期的高超水平。其物证又有江陵凤凰山汉墓、长沙马堆汉墓等汉墓出土的丝织品。丝绸的纹样如此清晰地勾画了历史和文化的脉络,视觉的冲击力胜过一切雄辩,为楚学研究的正源清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也是我们认真下马看花的理由,荆州的艺术家和湖北的艺术家,乃至中国和世界的艺术家,都把楚国丝绸的纹样作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的武库,艺术由此获得再生。
作为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洛阳的刺绣工艺起源相当早,历史相当长,技术水平也相当成熟,并且一直积聚和活跃着大批的能工巧匠和民间绣手。在一定程度上,洛阳刺绣曾一度引领了技术和艺术水平。那么,洛阳刺绣与“楚绣”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田国杰说:“楚绣更多的是一种凤的象征,有很浓郁的历史气息;而洛阳刺绣以牡丹和祥云居多,更偏重体现当地的一种民俗风情,一种精神寄托。”
本次展览,主办方精心挑选了100余件洛阳刺绣品进行展示。这些刺绣品种繁多,绣工精美,代表了近代洛阳刺绣的高水平,充分展示了洛阳刺绣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的艺术风格及无穷的魅力。
三单元:木雕人像
在展厅内看到了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木雕人像,每一个木雕人像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明清民间木雕造像多为保佑家庭平安、兴旺、聚财、生子等而制,并带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色彩。”田国杰说。
本次展出的13类100余件木雕人物像,主要为明清时期的民间木雕人物造像。从大的类别上来分,主要有佛、道两类,其中尤以后者居多。其中有送子观音、关公、武财神赵公明、药孙思邈、龙、雷公、山神、八仙人物中的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以及其他道教人物造像等等。这些木雕造像均造型率真,形象生动,兼具生活情趣和亲和感。
四单元:契约文书
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的3万余份各类契约文书,涵盖了明、清和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的政治、经济、科举制度、货币政策、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民风民情的实物资料,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据田国杰介绍,契约文书作为官府或民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原始文字资料,具有原始性、性,对研究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重大价值。
该展览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契约文书300余份,内容包括地契、房契、土地房产证、分单、科举试卷、继嗣文书、遗嘱等。这些契约文书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