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从国家到个体,大家谈了很多梦想,老有所养、居有其屋等也被认为是普通人基本的梦想。3月19日,央行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68%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有2%的人觉得房价“令人满意”。而房价的走势同样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3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扩大到66个。不少调查都显示,住房支出是中产阶层的主要负担之一,高房价正在吞噬他们的“中国梦”。有人感叹“住房是难圆的中国梦”,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民众期待面前,高房价成为楼市调控必须直面的难题,但“屡调屡涨、屡调屡难”也是一直以来遇到的真切困境。3月1日,官方解释旨在抑制楼市投机的“新国五条细则”出台以来,有房地产网站调查显示,“二手房交易个税按差价的20%征收”这一条款,被认为造成社会预期看涨,从而刺激了超六成京、沪两地购房者提前买房。对这一新政策如何落地,真正发挥政策制定者预期的作用,民众心中不免既期待又忐忑。
近十年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勃兴,从知名专家、地产商,到社科院、投行机构,甚至各色草根,都不断发表着自己对于房价的预测。尽管预测结果五花八门,终的楼市走势终归有一个。因此,出现不少因轻信专家预测导致自己损失惨重的案例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不靠谱预测大行其道的真正原因恐怕离不开公众对房价问题的焦虑。房子对国人有多重要?近日,有人统计了几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北京27岁、印度和加拿大31岁、台湾36岁、台北39岁、日本42岁。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平均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不能否认,毕业、找工作、买房、结婚、当房奴恐怕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现实图景。
像改革的很多侧面一样,降低房价不是发挥楼市政策的作用可一蹴而的,房价问题触及更多深层次的问题。房价与房地产市场源头上土地供应行政化、市场准入不能平等以及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等都有着密切联系,而调控房价也需要直面这些问题。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媒体记者时说,转变职能需要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交给社会,在房价问题上,改革的思路同样需要延伸到这一层次。
有媒体称,在遏制房价的非理性增长,让人民买得起房的问题上,新任住建部长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若部长的压力换来民众“买房梦”的实现,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