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房网
您当前位置:荆房网>荆州楼市>小编说房

荆州沙市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探访

2013年04月02日 09:42     小编:     |0     点击:2065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沙市区作为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的试点单位先行一步,于去年4月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并于当年9月顺利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去年11月,该区又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他们的两次试点,为我省全面开展该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操作性强”的新路子。

  沙市区现有农村集体土地439.54平方公里,要把这些土地逐一建好“户口薄”、办好“身份证”绝非易事。“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也是摸清土地利用情况的过程,这需要工作人员踏遍每一块土地。”杨万凯这样向记者介绍道。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涉及多方切身利益。在确权过程中,涉及村、镇、农户等多方协调,这需要确权专班的工作人员到每一块田地、每一家农户实地调查、实地测量,反复了解宗地历史及现状,以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出半点差错。
        该区是如何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如何依法确认农村集体组织之间及每户农民土地权益的?记者日前深入该区村镇和农户家中,探寻其破解“确权难题”的方法。

  何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沙市国土分局局长杨万凯形象地比喻道,为农村的每一块土地建立“户口薄”,办个“身份证”。

        严江是沙市国土分局地籍科副科长,也是此次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技术专班的负责人,谈及确权难点,他的感受颇深:“技术难题是大瓶颈。因为是试点,在工作中没有具体标准,有在不断摸索中修改原有方案、商讨解决办法,工作人员之辛苦和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矛盾多:化干戈为玉帛在此次试点工作开展的大半年时间中,沙市区各部门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累计出动3800余人次,对6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农村集体土地进行了“翻箱倒柜”式调查,做到了外业调查全覆盖、内业整理零缺失、权属管理更权威。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观音垱镇天星观村的许多村民“跑到”相邻的皇陵村的一片湖区开荒种地共400多亩,两村长期对这些“飞地”归属问题意见分歧很大。针对“飞地”问题,沙市国土分局实行了土地谁种归谁的“裁定”。历史遗留问题有了明确“定论”,天星观村的村民可以放心在“飞地”上种地了,两村长期存在的矛盾也随之被化解。

  沙市区国土资源所所长韩云锦告诉记者,观音垱镇此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为152宗,解决的“飞地”占了66宗,大量的土地权属历史遗留问题这次很好地得到了解决。  

 

分享到:
获取优惠